一、实训简介
本次经济学综合仿真实验中,由政府领导提出宏观经济政策,以CPI、GDP、失业率、个人总收入、财政赤字五点作为经济衡量指标,同时决定本届政府政绩。由钢铁A、B公司,汽车A、B公司,家电A、B、C、D公司8家公司在政府带领下进行市场经营,以每年的盈亏状况作为企业经营的衡量标准。
1条价值1亿元的生产线,现金1.45亿元,价值0.1亿元的0.2万吨钢材,2年期应收款0.5亿元,2年期贷款0.4亿元(利率6%),3年期贷款0.6亿(利率6%),上年预定钢材0.5万吨的预付款为0.35亿元,上年购买现货钢材赊账0.4亿元。
二、宏观经济政策(第四年)
(一)上年度经济指标见下表 12-1:
表 12-1 上年度经济指标
指标 |
实际 |
CPI增长 |
7.45% |
GDP增长 |
-21.98% |
失业率 |
13.64% |
个人总收入增长 |
-17.14% |
(二)本年经济环境分析
本组通过竞选在第四年执政,接任政府时,由于上年政府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整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状态;上一年度由于各公司产能不足,企业招工不足,导致各企业生产不足,GDP下跌至-21.96%,本年政府要考虑刺激生产,提高GDP;上一年度政府最低工资下调至5万,各企业降低工资招工,导致摩擦性失业,失业率暴涨至13.64%,本届政府要考虑降低失业率。
上年财政赤字:4150万元
预计可贷资金总量(万元):57864
预计最低消费总金额(万元):74399
家电汽车实际出口额(万元):32304
进口钢铁现货价(万元/万吨):7900
进口钢铁期货价(万元/万吨):7400
汽车销售最高价(万元/辆):16.9
家电销售最高价(万元/台):1.69
进口铁精粉最低报价(万元/万吨):210
(三)本届政府的经济措施
紧缩的货币政策
第三年结束,CPI高达7.42%,市场通货膨胀,为防止经济过热,保持物价稳定,本届政府决定上调贷款利率至5%。
2、紧缩的财政政策
上届政府财政赤字较大,本届政府需要控制政府支出,增加政府收入,即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以弥补财政赤字。
政策:政府补贴下调至5%,增值税率上调至15%,所得税率上调至24%。
因此在IS-LM模型中,LM曲线左移,IS曲线左移,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如图 12-1所示:
图 12-1 IS-LM模型变动
增加土地拍卖
考虑到上一年度GDP涨幅为-21.96%,本年度需要刺激生产提高GDP,所以本届政府决定拍卖土地300亩,较上年增加100亩。
提高工人最低工资
上一年度最低工资普遍较低,最低工资达到6万元,导致大量企业招工不足,无法开工,劳动力供给曲线(如图 12-2和图 12-3所示)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工资越高,招到的劳动力人数越多,所以本届政府决定提高最低工资至8万。
图 12-2 劳动力曲线
图 12-3劳动力总供给曲线
(四)本年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未达标原因分析(如下表 12-2所示)
表 12-2 本年经济指标分析
指标 |
预期目标 |
实际 |
是否达标 |
本年实际CPI增长率 |
5% |
6.31% |
否 |
GDP增长 |
20% |
26.04% |
是 |
失业率 |
7% |
0.00% |
是 |
个人总收入增长率 |
10% |
4.74% |
否 |
本届政府有两点目标没有实现:CPI和个人收入增长率
1、CPI过高的原因
虽然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仍然存在通货膨胀的现象,造成通过膨胀的原因主要有: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和结构性因素,在本年度主要原因是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
成本推动:①由于上一年度企业工资过低导致招工不足,所以本年度企业大幅度提高工资,造成人力成本的上涨;②由于两家钢铁公司都上调铁精粉报价至310万元/万吨,导致钢铁原材料价格上涨;③本届政府上调增值税率至15%,所以企业增值税增加;以上三点导致企业可变成本增加,进一步导致总成本增加,致使消费品价格上升。如图 12-4所示:
图 12-4成本推动型通胀
需求拉动:①本届政府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形成财政赤字;②由于各企业为获得较高的订单量,纷纷下调产品价格,增加广告投入,导致国内消费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形成所谓的“消费膨胀”。以上两点原因导致国内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如图 12-5所示:
图 12-5需求拉动型通胀
个人总收入增长率未达标的原因:
本年度我们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各企业均提高了工资,个人收入增加,另一方面各企业均增加了大量的广告费,但是由于CPI上升,物价上涨,导致个人实际收入有所下降,所以最终本年度个人总收入虽然增长了4.74%,但是我们在竞选时提出了高达10%的指标,但是并未达到。
(五)本年度政策收获及对下年度的政策建议
本届政府从总体来说,执政的成果是较好的,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所以我们就本年度执政的经验与反思对下年度执政政府提出以下建议:
1、如何稳定CPI
由于本年度导致CPI指数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导致的通货膨胀,所以下一届政府可通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减少财政支出、提高最低工资来降低商品价格水平和增加个人收入,从而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2、如何增加GDP
本届政府采取紧缩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建议下届政府降低利率,刺激企业生产,从而达到增加GDP的目的。由于政府财政赤字较大,所以不建议采取降低增值税率和所得税率的政策。
3、如何降低失业率
本年度政府采取了提高最低工资的政策,同时企业提高了工资,所以失业率大幅度下降,所以建议下届政府保持最低工资标准8万,采取刺激企业生产的方式,一方面增加GDP,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生产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就业。
4、如何提高人均总收入
为了降低失业率我们提出保持最低工资标准不变,鼓励企业生产增加就业,从而增加个人收入;另一方面,由于增加企业生产,所以鼓励企业投入更多的广告费,满足订单需求,同时增加人均总收入。
5、如何避免财政赤字
本年度政府已经下调了政府补贴,增加了增值税率和所得税率,但是仍然出现了较严重的财政赤字,所以建议下届政府继续下调政府补贴,增加增值税率和所得税率,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
6、政策建议
建议降低利率至4%,政府补贴降低为4%,增值税率上调至16%,所得税率上调至25%,最低工资保持在8万不变。
三、微观经济决策(以第三年经营为例)
(一)政府宏观政策,如表 12-3所示:
表 12-3 第三年宏观经济政策
项目 |
指标 |
与上一年对比 |
政府补贴 |
7% |
上升3% |
增值税率 |
14% |
下降1% |
所得税率 |
22% |
下降1% |
贷款利率 |
4% |
下降1% |
最低工资 |
5万元 |
不变 |
发行货币 |
否 |
|
其他货币政策 |
无 |
|
(二)汽车市场需求
1、价格—需求曲线
商品的需求数量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商品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等等,本次实验中考虑汽车价格和消费者偏好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如表 12-4所示:
表 12-4 汽车价格对总需求的影响
价格(万)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汽车总需求 |
4080 |
3400 |
2914 |
2550 |
2257 |
2040 |
图 12-6价格对汽车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由图 12-6可以看出:汽车价格—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值,表示汽车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反向变动,即汽车价格越高,总需求量越小。
2、广告费对汽车总需求的影响(如表 12-5所示)
表 12-5 广告费对总需求的影响
广告费(万) |
100 |
500 |
1000 |
1500 |
2000 |
2500 |
汽车总需求 |
4110 |
4230 |
4380 |
4530 |
4680 |
4830 |
由图 12-7可以看出,汽车厂商广告费投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正,表明广告费投入与总需求是正方向变动关系,广告投入越多,总需求越多。
图 12-7广告费对需求曲线的影响
3、政府补贴对总需求的影响(如表 12-6所示)
表 12-6 政府补贴对汽车总需求的影响
政府补贴 |
1% |
5% |
10% |
15% |
20% |
25% |
汽车总需求 |
4121 |
4295 |
4533 |
4800 |
5100 |
5440 |
政府补贴-市场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斜率为正,表明政府补贴与总需求正方向变动。即政府补贴越多,市场需求越大。如图 12-8所示:
图 12-8政府补贴对汽车总需求的影响
本届政府补贴率为7%,上涨了3%,由上表可计算出汽车市场总需求大概会上涨100万,对企业生产是有利的。
4、公司决策:产品报价15.8万,投入广告费1000万。
5、竞标结果:获得订单1500辆。
(三)等产量曲线
1、 劳动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的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
图 12-9劳动力对汽车总产量影响
从图 12-9中可以看出,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劳动力投入的增加,汽车产量按照一定比例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即边际产量会先增加后下降,增加到404人时,达到最大产量1400辆,此后随着投入劳动力增加,总产量开始下降。
(四)成本分析
产品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本次实训中,固定成本为利息、管理费用、土地租金等,可变成本由人工费用、原材料费用、增值税组成。为了增加利润,我们要控制成本,固定成本是不变的,而我们要增加生产,本年度增值税率较低,因此我们不考虑增值税,主要考虑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如下表 12-7所示。
表 12-7 成本分析
产量:1500 |
固定成本 |
变动成本 |
总成本 |
|||
管理费(万) |
租金 |
原料成本 |
工资 |
增值税 |
18340 |
|
2000 |
1000 |
8040 |
5600 |
1700 |
1、劳动力
(1)劳动力供给曲线
表 12-8 工资对劳动力总供给的影响
工资(万) |
5 |
7 |
9 |
11 |
13 |
15 |
17 |
劳动力总供给 |
1225 |
1340 |
1760 |
2220 |
2680 |
3120 |
3530 |
图 12-10工资影响下的劳动力总供给
由表 12-8和图 12-10可见,在一定范围内,劳动力工资与劳动力供给量同方向变动,工资越高,劳动力供给越多。所以公司计划工资为13万。
(2)劳动力投入与加班费权衡
我公司获得1500辆的订单,但是我们仅有一条生产线,且单条生产线最佳产量为投入劳动力404人生产1400辆,所以我们需要通过支付加班费来达到1500辆的产量,那么我们需要分析劳动力投入数量与加班费的比例,找到最佳投入量。如下表 12-9所示:
表 12-9 两种生产方案
产量:1500辆 |
||
|
方案一 |
方案二 |
劳动力(人) |
303 |
320 |
支付加班费(最高40%) |
40% |
33% |
所需费用 |
5514.6 |
5532.8 |
经过计算我们发现有以上两种方案,由于沙盘规则为向上取整为5600万元,所以两种方案的费用一样,最终我们采用了方案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生产成本和更加容易招工,我们应选择方案一,这是我们决策上的一个失误。
(3)公司决策:工资13万,招工320人,支付加班费33%
(4)竞标结果:以13万工资招到工人320人。
2、原材料见下表 12-10所示:
表 12-10 汽车厂商原料表
单位用钢量 |
10吨/1辆 |
生产线用地 |
100亩/1条 |
所需费用 |
1亿 |
我公司生产1500辆汽车,需要钢材1.5万吨,现有存货0.3万吨需购买1.2万吨,市场价格为6700万/万吨,所需资金为8040万。
(五)资金竞标分析
1、政府利率及公司贷款上限:本年政府拟定利率4%,低于去年5%,本公司本年贷款上限15800万元;
2、公司计划资金需求量:24340万(计划投入广告费1000万元+工资5600万+计划现金购买钢材1.2万吨*6700万/万吨+利息1700万+政府管理费2000万+到期还款万6000万)现有资金36300万元。
3、公司决策:贷款额5000万元,拟定利率4%。
4、竞标结果:我公司以4%利率获得贷款5000万元。
5、决策失误分析:在决策时,由于对公司资金需求和供给的错误估计,我们选择贷款5000万,这会增加我们的负债。
(六)短期成本曲线及生产曲线分析
本公司本年度产量及生产成本:
由企业短期成本曲线和生产曲线分析(如图 12-11和图 12-12所示),本公司生产将要或者已经进入了生产的不经济区域,需要考虑调整生产规模和投入,在合理产能区间内生产(如图 12-13所示)。
图 12-11 总成本曲线
图 12-12产量曲线
图 12-13合理产能区间
四、总结反思
本次沙盘实验,我们首次把所学西方经济学知识运用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切实体会到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回归于实践,我们在经营企业的时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微观知识,在作为政府执政时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宏观知识。我们尝试着把这些知识运用起来,但是并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这说明我们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仍然需要更多的投入。
我们在实验中不断面临着各种决策问题,随着重复实验次数的增加,我们由非理性决策走向理性决策,而第三年度恰好是一个转折点。虽然我们也出现了失误,但是这也正是实验留给我们的值得更加深入探讨学习的地方。